綠化支撐桿霉象的判斷與處理指南
綠化支撐桿作為園林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霉象不僅影響美觀,更會降低結構穩定性。判斷霉變需從以下五個維度綜合分析:
一、視覺辨識
1. 顏色異變:觀察桿體表面是否出現灰綠、黑褐或白點,木質桿件霉變初期呈現灰白色菌絲層,后期轉為深色霉斑
2. 紋理改變:木材表面出現絨毛狀或粉末狀菌落,竹材霉變常伴隨縱向裂紋加深
3. 面積擴散:霉斑由點狀向片狀蔓延,邊緣呈現狀擴展特征
二、觸覺檢測
1. 濕度測試:手指按壓桿體,霉變部位觸感濕潤且有粘滯感,含水量常超過20%
2. 硬度變化:木質支撐桿霉變區域硬度下降,指甲可劃出明顯凹痕,未霉變部位保持原有硬度
三、嗅覺辨別
霉變區域會散發土腥味或腐酸味,靠近嗅聞時可感知明顯霉腐氣息,與雨水浸泡后的正常木材氣味存在明顯差異。
四、環境關聯分析
1. 發生部位:近地30cm處及桿體接縫處霉變率占總數78%(園林局2022年統計數據)
2. 季節特征:梅雨季過后2周內為霉變高發期,持續陰雨天氣霉變速度加-5倍
五、鑒別方法
使用濕度檢測儀測量,當木材含水率持續超過18%且伴隨pH值下降至4.5以下,可判定進入霉變活躍期。紫外線燈照射下,霉變菌落會呈現藍綠色熒光反應。
建議每月進行例行檢查,對初期霉變(面積<5%)可用硬毛刷清除后涂刷銅基防腐劑。當霉變面積超過桿體表面積1/3或伴隨結構性損壞時,應及時更換支撐桿以確保綠化安全。預防性措施包括選用經過CCA加壓處理的防腐木材,保持桿體周邊30cm通風空間等。